按 5 穴位赶跑春困
春雨绵绵易造成天气潮湿,空气中的湿气会进入人体造成湿气重,导致身体沉重、疲惫、困乏欲睡、头闷胀等,总觉得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状况,做起事情提不起劲。面对春困影响工作效率,中医师建议用 5 穴位 1 药膳来改善。
改善春困用 4 招替身体除湿
春天是万物复苏、百花齐放的季节,看似能让人精神百倍,但实际上却不然,此时天气多变,早晚气温低、风大,中午却炎热如夏天,加上湿气重,使得许多人的旧疾容易复发,更影响了身体阳气升发,产生「春困」情形。
1. 晒太阳
时空医学建议春夏之时的养生,应早起接受太阳的阳气,让身体在冬天时累积的寒湿之气,透过太阳的光与热发散掉,并搭配适度规律运动伸展,有助于筋骨强健。
2. 多运动
适当的运动,如慢走、瑜珈、跳绳等可帮助身体发汗。陈怡伶说:「但运动稍微流汗即可,切忌不要大汗淋漓,因大汗后会让身体更为疲惫。如果没有空间或时间运动,不妨可中午吃饱饭后快走一小段路,达到稍微发汗即可。」
3. 多蔬果
此外,三餐规律多蔬果,春季宜养肝,养肝食物常见于绿色蔬菜,如芦笋、韭菜可帮助排毒抗氧化;也可泡玫瑰花茶疏肝理气,但花茶多性寒,体质虚或孕妇不宜多喝;春困严重时可多吃辛辣食物,如姜、蒜、洋葱等促进循环发汗。
4. 泡足浴
每天睡觉前,可以用约在 40〜45 度的温水,泡 30 分钟的足浴,加点姜片帮助身体发汗,改善体内湿气,降低春困发生。此外,穿衣宜采洋葱式穿搭法,因为春天温度日夜温差大穿脱较方便,衣着也要宽松让身体方便活动。
时空医学App建议按摩 5 穴道缓解春困
三阴交穴
穴位:位于小腿内侧及足内踝尖上三吋胫骨内侧后缘方凹陷处。
效果:按压三阴交穴来帮助补益气血,补养脾胃、帮助运化疏通下焦、去风湿通经络、调理妇科疾病,三阴交穴
合谷穴
穴位: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合并并用一定的力量把这两个手指靠拢夹紧,在两手指间的肌肉隆起找出最高点即是。轻轻按压就会有酸胀感。
效果: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免疫力,也可以促进体内毒素跟寒气排出,非常适合在春天按摩保养来改善冬天产生的病气,同时也可以补气健脾改善腹泻。
百会穴
穴位:位于头顶的正中央稍后处。将两耳尖往头顶连成一线,从鼻梁往上连线到后脑,两线交叉的点就是百会穴。
效果:「头是诸阳之会」,因此疏通头部经气,有助于恢复精力、化解身体疲劳沉重、安神醒脑、开窍明目、升提阳气。
太冲穴
穴位:位于脚背上第一趾缝和第二趾缝往上找到凹陷处的最尾端。
效果:可以让人立即缓解压力、精神气爽,并加强自律神经稳定的作用,让血液循环更为顺畅。
阳陵泉穴
穴位:位于小腿外侧,腓骨突起处下方。用大拇指指腹按压此穴左右各 3 分钟。
效果:经络的八大会穴之一,为全身筋结的功能精气汇聚点,对抽筋、筋骨僵硬酸痛有特定的疗效。可以利肝胆、清湿热、强筋骨并治疗胃溃疡。